新股配资网动用仓库里最后一条履带
二战末期的紧张局势:美国解放巴黎,日本兵败莱特湾,300万苏军压境德国首都东郊不到百公里……
时光来到1944年年底,随着接二连三的战场噩耗传来,希特勒终于清楚地认识到,自己输掉了这场战争。尽管如此,他依旧不肯接受失败的现实,也没有放弃抵抗。于是他东拼西凑,组建起一支约25万人的机械化部队,抽干油桶里最后一滴汽油,动用仓库里最后一条履带,集结兵力在阿登山区对美军发起猛烈攻击,这场战役后来被称作“突出部战役”或“阿登反击战”。
这场战役可谓纳粹德国的最后疯狂,但令人疑惑的是,希特勒为何选择将绝地一击投向了美国,而非他痛恨至极的苏联?
实际上,希特勒对苏联怀有深仇大恨,而对英美的敌意虽深,却不及苏德之间的死敌关系那样刻骨铭心。在东线,苏联极左,德国极右,双方意识形态针锋相对,苏德战争历经三年半,极端惨烈。双方早已不顾日内瓦公约和海牙公约的约束,展开了极其残酷的战争。德国对苏联人民采取了无情的屠杀和暴力驱逐,而苏联则以同样残忍的手段复仇,包括虐杀战俘和实施焦土政策。仇恨已经深到难以化解。
这场苏德战争造成超过3000万人的伤亡,而在西线,美军刚登陆欧洲半年左右,英美联军整个战争期间的伤亡加起来也不过一百多万。相比之下,德国在西线对待英美联军和当地平民的态度要温和得多。因此,德国和英美之间的仇恨没有苏联那般深重。
展开剩余81%那么,问题来了,希特勒为何选择把他的绝地反击瞄准西线的美国,而非东线的苏联?
原因或许出乎意料:希特勒已经精神错乱。
到了1944年底,外部战局急转直下,战场上的坏消息不断传来。与此同时,内部局势也动荡不安,甚至爆发了针对希特勒的“女武神行动”,超过5000名德国军政高层卷入了阴谋,其中包括他亲信将领隆美尔。内忧外患交织,使得元首神经几近崩溃。
约翰·托兰在《希特勒传》中记载:希特勒压力山大,每天依赖药物来麻痹自己,期间三次心脏病发作,还患上了感冒。他头痛欲裂,右手颤抖,精神状态极差,容易情绪失控,几近疯狂。
原本精神状态已经糟糕,但1944年9月16日,一场汇报彻底触发了他的神经。约德尔向希特勒报告说,美军已攻至德国西部边境,并称阿登地区是阻挡美军的最后希望。希特勒几乎奄奄一息地听完后,“阿登”这两个字却让他猛然振作起来。
当年,他正是凭借阿登作为跳板,席卷法国,达到了事业巅峰。这次,他胡思乱想,期待阿登能再次扭转乾坤,整个人顿时陷入疯狂。元首认为东线苏军的攻势有所放缓,西线美军也减缓了推进速度。他猜测英美苏之间可能出现裂痕,德国有机会再次在西线发动闪击战,重创美军,迫使美国求和。
但说实话,这个计划近乎痴人说梦。1944年底,虽然德国陆军人数多达约900万,但多数部队是非战斗人员,仅仅三个月的激烈战斗便削减了120万的兵力。德国空军几乎被摧毁,失去制空权的坦克连探头都难以安全,更别说发动大规模闪击。东普鲁士被苏军包围,苏军绕过波罗的海德军,逼近本土,数百万东部平民等待解救,而希特勒却选择放下最紧迫的苏联战线,转而集中火力对付美军。
这种决策让人感到荒唐,可希特勒根本不愿接受现实,他无法认输,于是逐渐陷入幻想,从中寻找精神慰藉。
疯狂的第一表现是迷信。希特勒坚信,阿登战役发生在新年之际,德国历史上新年夜象征着武装力量的好运,也会让敌人难过。他认为这次阿登战役必将得到天意眷顾,德军一定会取得胜利。
他还迷信“奇迹武器”,承诺手下新型喷气式飞机将夺回制空权,使美军战机不敢进入德国领空。同时,他极其重视“意志力”,曾在视察装甲部队时告诉将领:“意志和决心是赢得胜利的关键!”
最可怕的是,希特勒还迷信历史,时常拿他的偶像巴巴罗萨皇帝举例,称当年腓特烈大帝在罗斯巴赫和洛伊登以少胜多击败反普鲁士联军,就是凭借勇猛进攻,最终导致敌军四分五裂,他相信历史会重演,盟军也会瓦解。
希特勒时而谈运气,时而讲意志,时而说奇迹武器,时而引历史典故,完全沉迷于自己的妄想中。
他还制定了一个极端疯狂的闪击计划:调动三个军,总计25万人,秘密摸进阿登山区,待天气恶劣,敌军飞机无法作战时,快速突袭至安特卫普,一举围歼英美约30个师,逼迫他们求和。战胜后再转身解决苏联。
这种计划的荒谬性显而易见:用25万人围攻70万的盟军,这不是自取灭亡吗?
希特勒任命防御专家莫德尔指挥,结果莫德尔听完计划后破口大骂:“这计划根本不靠谱!”但希特勒不听劝,还反驳:“难道你们将军都不懂历史?不知道腓特烈大帝?不知道什么叫进攻?”
他还说:“1939年你们也反对我,要不是我坚持攻打阿登,哪能打下法国?”
虽然希特勒的当年确实有过令人称奇的疯狂计划,但此时的他已非昔日元首。将军们虽心知肚明,却不敢再顶撞他,莫德尔也不再反对,阿登反击战就这样被定下。
1944年12月16日凌晨5点30分,战斗正式爆发。美军猝不及防,阿登前线仅有六个师防守,其中三个还是新兵,很快被击溃。德国间谍伪装成美军,在后方破坏交通线路、扰乱秩序,使美军陷入混乱,难以调兵增援。
德军初期取得一些进展,但随着天气转好,美军空军强势回归,空中优势迅速逆转。德国间谍也被一网打尽。与此同时,苏军在东线加大攻势,形成二战诺曼底登陆以来最猛烈的两线夹击。
到了1945年1月17日,希特勒不得不宣布撤退,认输。阿登战役消耗了德国最后的血和肉,巨大的人员和装备损失反而让苏联得到了喘息机会,东普鲁士被苏军占领,东部大片土地沦陷,难民潮如洪水般涌向西部,踩着战场尸体逃亡。
希特勒这波疯狂的赌注,最终害惨了德国。
这就是前线的深度分析,谢谢您的收看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中金汇融-配资买股票-股票推荐配资-配资世界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